近年來,軟考高級的考試難度可以說是逐步提升,單純靠刷題背書,很難通過,對考生的實踐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。而軟考門檻較低,又能幫助評職稱、落戶、評高層次人才等,所以也會有很多非計算機專業的人員來報考。那么對于這部分考生來說,軟考高級難在哪?還有機會拿證嗎?
一、非計算機專業考軟考高級,難在哪?
1、超綱內容多
軟考會考教程和大綱上沒有的內容,考生需要能夠根據以往的經驗舉一反三,這對非相關專業的考生來說,是一個很大的難點。
比如,軟考高級系統架構設計師(簡稱架構)案例分析這一科,不考傳統的軟件工程建模,轉而考察一些新技術,超綱架構圖的填空分析,需要考生對新技術有了解并具備一定的架構設計能力。
而且還會考一些比較冷門、比較偏的內容。教程上隨便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考點,沒有基礎的就得花時間多看多記。但是軟考的教程都很厚,很難能夠把上面的內容都記下來。
2、改版頻繁
加上近幾年,軟考改版頻繁,導致出題風格不穩定,可能會按照新版考綱出題,也不能排除會延續傳統的考察形式,還有可能會考到一些新教程上已經刪了的知識點。
非計算機專業的考生因為沒有很好的基礎,在備考的時候得兩本教程的內容兼顧學習,一旦復習不到位,就會感覺題目好難。
3、在論文
除此之外,軟考還不實行成績滾動,需要一次通過所有科目。木桶效應告訴我們,木桶能盛水多少,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。軟考也是這樣,能不能通過基本取決于你認為最難的那一科。
而論文需要再兩個小時內,根據題干要求,完成一篇論文的寫作。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,又要結合項目經驗進行論述,大多數非計算機專業的考生都被卡在了這一科。
比如,2025年上半年軟考高級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(簡稱高項)的論文主題沒考十大管理,而是考了交付績效域和不確定性績效域,難度較高,如果閱卷不松一點,這次高項的通過率應該會很低。
二、如何應對?
盡管軟考高級的難度不小,但每年還是會有不少非科班出生的考生拿證。基礎知識和實踐經驗上的短板,其實都能夠通過系統化的學習來一點點彌補的。關鍵在于你愿不愿意犧牲自己大部分的娛樂、休息時間,全身心地投入在備考復習上。
可以從基礎概念入手,結合考試大綱的要求,循序漸進地構建知識框架,尤其要注重理解而非死記硬背,比如,通過生活中的類比來消化抽象的技術原理。
雖然缺乏真實的項目經驗可能讓考生對一些題型感到棘手,但可以針對軟考??嫉念}型,研究解題思路,舉一反三,總結出一些答題技巧。
最重要的是保持持續的學習節奏,不懂的多問多查,平時還可以找一些真實的項目案例學習。
建議報班學習,培訓機構里有專業的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你講解知識點和試題,教程上沒有,但考試會考的內容,也會帶你學習,還會提供論文指導和批改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