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年6月的PMP(項目管理專業人士)認證考試中,許多考生將“3A”視為目標,但PMP考試的成績評定并非以具體分數為標準,而是采用等級制評分。因此,考生需要了解評分機制背后的邏輯,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備考。
一、PMP成績評定:等級制而非分數制
PMP考試的成績分為四個等級:
Above Target(高于目標,A)
Target(達到目標,T)
Below Target(低于目標,B)
Needs Improvement(有待提高,N)
3A成績要求考生在人員、過程、業務環境三個領域均達到“Above Target”評級。需要注意的是,PMP成績單不會直接顯示分數,而是以等級形式呈現,因此無法通過具體分數直接對應3A成績。
二、計分題與3A的分數范圍估算
PMP考試共有180道題,其中5道題不計分(用于測試新題),實際計分題為175道。雖然官方未公布具體評分標準,但根據歷史數據和考生反饋,答對134~150道題目可能獲得3A成績。這一范圍并非絕對,但反映出考生需要在考試中保持較高的正確率,尤其在三個核心領域中表現出色。
三、成績評定的復雜性:多因素綜合考量
PMP成績評定并非單純依賴答題正確率,還受到以下因素影響:
考試難度:每次考試的難度可能略有差異,PMI會通過統計方法調整評分標準,確保公平性。
考生整體表現:成績評定會參考同批次考生的整體表現,動態調整等級劃分。
領域權重:三個領域的題目分布和難度可能不同,考生需在各領域均衡發力。
因此,考生不應僅關注分數,而應全面提升項目管理知識、技能和應試能力。
PMP考試的核心目標是評估考生的項目管理能力,而非單純測試分數。對于追求3A成績的考生而言,關鍵在于全面掌握知識體系、提升解題能力,并在考試中穩定發揮。